《朝花夕拾》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,其中的《五猖会》是其中一篇颇具代表性的作品。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童年时期一次观看“五猖会”的经历,表达了对封建礼教、传统习俗以及家庭权威的反思与批判。
文章开篇描写了绍兴地区一年一度的“五猖会”,这是一种带有浓厚民间色彩的庙会活动,热闹非凡,充满了各种表演和仪式。对于年幼的鲁迅来说,这是一次充满期待的节日,他兴奋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。
然而,就在即将前往看会的前一天,父亲却突然要求他背诵《鉴略》这部古书。面对突如其来的任务,鲁迅感到十分沮丧和无奈。尽管他努力去背,但心中却充满了对这场盛会的渴望与对父亲严厉要求的不满。最终,在父亲的催促下,他勉强完成了任务,但此时已错过了看会的最佳时机。
这一段经历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他后来在回忆中感叹,原本对五猖会充满期待的心情,因为父亲的强制要求而被彻底打碎。这种突如其来的干预不仅剥夺了他童年的快乐,也让他开始意识到,家庭中的权威往往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压制孩子的天性与兴趣。
文章结尾,鲁迅用冷静而略带讽刺的语气写道:“我至今一想起,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。”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,更是对当时社会中那种压抑个性、忽视儿童心理的教育方式的无声控诉。
《五猖会》虽然篇幅不长,但却深刻揭示了封建家庭教育的弊端,以及个体在传统礼教压迫下的无力感。它不仅是一篇关于童年记忆的散文,更是一面映照出旧时代社会现实的镜子,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