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崔嵬什么意思】“崔嵬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文学作品或描写自然景观的语境中。它不仅具有字面意义,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下面将从含义、用法、出处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含义总结
“崔嵬”一词主要用来形容山势高大险峻,也可以引申为事物高耸突出、气势不凡。在古诗词中,常用来描绘山峰、建筑等高大挺拔的形象,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美感。
- 字面意义:形容山高大、陡峭。
- 引申义:比喻人或事物高大、雄伟、不平凡。
- 文化内涵:多用于文学、诗词、书法等艺术领域,表达对自然或人物的赞美。
二、常见用法
用法类型 | 示例 | 说明 |
描写山景 | “山势崔嵬,云雾缭绕。” | 形容山体高大、险峻。 |
比喻人物 | “他为人正直,气度崔嵬。” | 表达对人物品格的赞美。 |
文学修辞 | “崔嵬之志,不可动摇。” | 强调志向坚定、气势磅礴。 |
三、出处与典故
出处 | 内容 | 说明 |
《诗经·小雅》 | 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。” | 虽未直接出现“崔嵬”,但与山高意象相关。 |
《楚辞·九歌》 | “登立为帝,孰道尚之?世溷浊而不分兮,好蔽美而嫉妒。” | 古代文人常用“崔嵬”形容山势或人格。 |
唐诗宋词 | 如李白《蜀道难》:“连峰去天不盈尺,枯松倒挂倚绝壁。” | 虽未直接使用“崔嵬”,但意境相似。 |
四、现代应用
在现代汉语中,“崔嵬”已较少作为日常用语使用,但在文学创作、书法题跋、地名命名等方面仍有保留。例如:
- 地名:如“崔嵬山”、“崔嵬岭”等。
- 文艺作品:如小说、诗歌中用于增强画面感和意境。
五、总结
“崔嵬”一词虽不常见于口语,但在文学和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。它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,也象征着一种高远、坚毅的精神境界。了解其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。
项目 | 内容 |
含义 | 山势高大险峻;引申为高大、不平凡 |
用法 | 描写山景、比喻人物、文学修辞 |
出处 | 《诗经》《楚辞》及唐诗宋词 |
现代应用 | 文学、地名、艺术创作 |
文化意义 | 象征高远、坚毅、不屈的精神 |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“崔嵬”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