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献愁供恨,玉簪螺髻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献愁供恨,玉簪螺髻”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。这句词是整首词中的经典名句之一,表达了作者在登高望远时的复杂情感。
- “献愁供恨”:意思是将内心的忧愁和怨恨都倾诉出来,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哀思与无奈。
- “玉簪螺髻”:则是对远处山峦的比喻,形容山峰如女子头上的发簪和螺形发髻,形象生动,富有诗意。
整句词的意思可以理解为:面对眼前的山河美景,却无法排解心中的忧愁和愤懑,只能将这些情绪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。
二、内容解析表
词语 | 含义解释 | 出处 | 作用/意义 |
献愁 | 倾诉忧愁 | 辛弃疾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 | 表达内心苦闷,情感深沉 |
供恨 | 抒发怨恨 | 同上 | 展现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 |
玉簪 | 玉制发簪 | 比喻山峰形状 | 形象生动,增强画面感 |
螺髻 | 螺形发髻 | 同上 | 比喻山峰的形态,富有美感 |
整体意思 | 将愁绪与怨恨寄托于山景 | 同上 | 表现词人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|
三、结语
“献愁供恨,玉簪螺髻”不仅展现了辛弃疾高超的语言艺术,也体现了他作为爱国志士在国家动荡时期的内心挣扎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,他巧妙地传达了自己无法实现抱负的苦闷与悲愤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