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驷马难追的故事】“驷马难追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话说出去之后,即使想收回也难以做到。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,体现了古人对诚信和承诺的重视。
一、故事背景
“驷马难追”最早出自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曰:‘吾与点也。’”后来在《左传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,但最广为流传的版本是关于孔子的学生曾子的故事。
相传,曾子有一次答应朋友一起外出游玩,但由于临时有事未能赴约。朋友非常生气,认为他不守信用。曾子感到非常内疚,于是立刻骑上四匹马拉的车去追赶朋友,最终在途中追上了他,并诚恳地道歉。这件事被后人传颂,成为“驷马难追”的典故。
二、成语释义
- 字面意思:四匹马拉的车很难追上。
- 引申含义:一旦说出口的话,就像四匹马拉的车一样,难以追回,强调说话要慎重,言出必行。
三、核心寓意
“驷马难追”强调了以下几点:
核心寓意 | 内容说明 |
言而有信 | 说话要诚实守信,不能轻易失信于人。 |
一诺千金 | 承诺一旦做出,就要努力兑现。 |
后果自负 | 话一旦说出口,就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。 |
慎言慎行 | 在生活中要注重言语的分量,避免轻率表态。 |
四、现实意义
在现代社会,“驷马难追”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:
- 职场中:承诺的工作任务若未完成,可能会失去同事或上级的信任。
- 人际关系:随意许诺而不履行,会损害友情或亲情。
- 商业合作:合同条款一旦签署,就必须严格遵守,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。
五、总结
“驷马难追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人生智慧。它提醒我们,在日常生活中要言出必行,珍惜自己的信誉。一个小小的承诺,也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驷马难追 |
出处 | 《论语》《左传》等 |
字面意思 | 四匹马拉的车难以追上 |
引申含义 | 说话要慎重,言出必行 |
核心寓意 | 言而有信、一诺千金、后果自负、慎言慎行 |
现实意义 | 职场、人际、商业中的重要原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