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桃李满门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】“桃李满门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老师或长辈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学生或弟子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教育者的成就,也表达了对学生的肯定与赞美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桃李满门 |
拼音 | táo lǐ mǎn mén |
出处 | 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:“太宗曰:‘朕尝问诸臣,谁为良相?’房玄龄曰:‘魏征、王珪。’帝曰:‘公等言其贤,何不举之?’玄龄曰:‘臣等虽知其贤,然未见其能。’帝曰:‘朕观其才,可为良相。’于是拜征为侍中,珪为中书令。时人谓之‘桃李满门’。” |
本义 | 原指桃树和李树遍布庭院,后引申为学生众多,人才辈出。 |
引申义 | 形容教师教书育人有成,学生众多且优秀。 |
二、成语用法
使用场景 | 示例句子 |
表达教师成就 | “这位老师执教多年,可谓桃李满门。” |
赞美学生群体 | “他创办的学校桃李满门,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。” |
描述家族传承 | “这家族世代从医,桃李满门,声望极高。” |
三、常见误用
误用情况 | 正确用法 |
用于形容植物繁茂 | ❌ “院子里的桃李满门,开得非常漂亮。” ✅ 应改为“桃李盛开”或“枝繁叶茂”。 |
用于形容人多拥挤 | ❌ “商场里人山人海,真是桃李满门。” ✅ 应使用“人满为患”或“熙熙攘攘”。 |
四、总结
“桃李满门”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,它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象中的桃李繁盛,更象征着教育成果的丰硕与人才的广泛分布。在日常使用中,应根据具体语境准确运用,避免误解或误用。
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、含义及用法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丰富内涵,并在写作与交流中更加得体地使用这一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