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悲守穷庐的穷是什么意思】“悲守穷庐”出自诸葛亮《出师表》,原文为:“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愿托锦官城,勿忘斯言。臣不胜受恩感激,今当远离,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”
其中“悲守穷庐”一句,常被引用并误解。实际上,“穷庐”并非指“贫穷的房屋”,而是“简陋的屋舍”或“贫寒的住所”。结合上下文,“悲守穷庐”表达的是诸葛亮在未遇明主之前,虽身处贫困,仍坚守志向、不改初心的情怀。
“悲守穷庐”的“穷”字,在古文中通常有“穷困”、“贫穷”之意,但在该语境中更偏向于“简陋”、“狭小”之意。因此,“穷庐”指的是简陋的住所或贫寒的居所。“悲守穷庐”整体意为:在贫寒的环境中坚守信念,不因环境艰难而改变志向。
这一句体现了诸葛亮在未得重用时,仍保持清高与忠诚的精神状态,表达了他对理想和责任的坚持。
表格展示:
词语 | 含义 | 在文中的具体解释 |
悲 | 悲伤、感慨 | 表达对过往经历的情感 |
守 | 守护、坚守 | 坚持自己的志向和操守 |
穷 | 贫困、简陋 | 指简陋的住所或贫寒的生活环境 |
庐 | 房屋、住所 | 特指简陋的茅屋或草庐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穷”在此处并非单纯指“贫穷”,而是带有“简陋”、“贫寒”的意味,用来形容诸葛亮在未显达时的生活状态。这种表达方式在古文中较为常见,强调人物在困境中依然保持节操与理想。